第四九六章:树屋(2/2)

“姐,文真是谁呀?”

“学堂的学生,跟着先生读书的。”

“哦,那姐姐,我告诉你哦,她们,”云姑说着,用手指了指东屋,接着又小声的接着说,“她们想让文真做我姐夫呢。”

“姐姐也听到了呢,唉,这可怎么办?”她扶额,“云姑你说说,姐姐该怎么办呢?”

看云姑个子不大,听的倒还蛮全,而且还能听得进去,给她说的也是一板一眼,她就想逗逗她。

“姐姐,她们说文真可好了呢。那姐姐,你觉得文真好不好呀?”

“嗯,怎么说呢,人是挺好的。认识的字多,读书也好。”

“姐姐要是觉得好,那就是真的好了。”云姑炕上蹦跶了两下,也不听了,高兴的往炕稍走,坐在书桌前,“要是真的好,那做我姐夫就更好了。”

看不进去书,也听不进去东屋说的话,她是陷入沉思了。

“一直读书,可是闷了?”东屋那边散的晚,要不是该做饭,恐怕她们还是散不了。东屋一散,她娘就西屋来看她们两个。一进来看她在炕上躺着,无精打采的,就拉她起来,又看了看云姑,还在桌子跟前看书,夸她用功。

“二姨,是不是要给我丫丫姐找姐夫了?”

她娘一愣,回头对上她看过来的眼睛,笑了,“听到了?”

云姑点头,“声音可大了呢,说要让文真当我姐夫呢。”

“这话家里说说就算了,外头可是不能乱说的,”她娘笑着拉过云姑,嘱咐着,“要是让外人听到了,可是要笑话的。”

云姑笑嘻嘻的点头,“二姨,我都和我丫丫姐说了,我才不傻呢,我都知道的。”说完还拍拍胸脯,做了保证,很是有模有样。

“闲着没事唠嗑的,有一句没一句话赶话说起来,你们听听就算了,可别当真。”她娘拉着她俩往外走,念叨着,“现在山上忙完了,也没什么活计,人都有点闲,好张罗事,说的多了。”

“娘,我是不是真该找婆家了?”

“可不,年纪是到了,”她娘笑,“你看看你大娘家,娟丫头你大姐,去年就找好了。还有你老姑家的青姐,二姑家的祥花,和你年纪都差不多,大个一岁半岁的,都在找了。”

“就是比你小的,也都在张罗了。”

“娘,我还不想这么点就嫁人呢,你和我爹想想法子,咱家好日子刚刚过上,我还想多过几年呢。”

烧火做饭,她娘灶膛上收拾锅碗瓢盆,她和云姑灶坑里坐着小板凳,一个烧火,一个摘菜,一边说着话。

“我也想呀,刚刚你婶子说的,我一直在想,说的也对。”

“啥?啥对?娘,你不会是真,真的,文真?!”

“不说文真!刚你林婶子也说,要是找啊,我看还真得趁早的好。”她娘把米倒入锅里,翻了两下,盖上锅,接着开始切肉,“大不了可以先订下,再把你家里留几年,也是好的。”

听她娘语气,是真的要给她找婆家了。

“娘,当初咱娘俩可是说好的,这事最后可是要我自己拿主意的。娘,你还记得不?”

“都听你的,都听你的,”她娘笑,“还怕我忘了不成。”

记得就好,记得就好。

“二姨,为啥不说文真了呀?刚刚你们说文真挺好的,丫丫姐也说文真挺好的,我就觉得文真也好,为啥不说了呀?”

她笑,“你还一口一个文真的,你要说文真哥哥,知道不?”

云姑撅嘴,不太满意这个称呼,但还是乖乖的改口,“文真哥哥。”

“这才乖。”

中午吃完饭,午觉也没睡,拿着两本书卷,带着云姑去了树屋。现在天气越发热了上来,树屋正好,树枝树叶遮荫,树上通风,可是好的。

“姐,这个屋子真好啊!”云姑一开始还不敢上来,但自从她拉着上来了几次,是每天都要过来坐上一会。现在自己上梯子也不用扶着了,越发的熟练,蹭蹭两下子就钻到树屋里,叽叽喳喳又是笑又是唱的,每每都很欢脱。

“喜欢呀?喜欢到时候家去让我四姨夫也给你弄一个。”她也爬上去,把书卷放下,坐到窗子跟前,眺望远方。

“嗯,嗯,我家去就和我爹说,一定要弄一个一模一样的!”

树屋承载了她太多美好的回忆,就是现在,每次上来,也都是不一样的新鲜感和熟悉的安全感。一到树屋,坐在里面,就好像是在另一个世界,远离了世俗的世界。

这里足够小,小到给她足够的安全感。这里也足够大,大到足够给她不一样的世界。

这里记录着每一个春暖和花开,也敞开迎接每一个烈日,更是伴着深秋步入一个又一个的寒冬。每一回春雨,每一场飘雪,每天的日出和日落,头上的蓝天和白云,暗夜里的星辰和明月,都让它洗礼。

“姐,这里真安静。”云姑快要睡着了,胳膊伏在窗子上,下巴支在胳膊上,闭着眼,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。

“安静吗?”

“嗯,安静,但也不安静。”云姑睁开眼又闭上,啧啧了两下嘴,抹了抹嘴角,接着说,“要是仔细听,能听到好多呢。姐,我能听到刮风的声音,还能听到树上树叶响,哗啦啦的。”

“家雀叽叽喳喳的一直叫,我也听到了。”

“还有人说话呢,好多人呢,都在说。”云姑说话越来越慢,也越来越柔,好似马上就要睡着了一般,但迷迷糊糊的,还是说着,“不过姐姐,我还是觉得这里好安静,好喜欢。”

是呢,她也喜欢。

云姑睡着了,风吹着她的额头,把碎发吹起来,起起又落落。她翻开书卷,刚只看了一会,就见她娘领着丫头往上来了。

哎呀,丫头来了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