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四一章:赵府(2/2)

“是,是,是,你比姐姐厉害,多了个棋。”

“但是这琴棋书画得精通才能算得上,你日后可要勤加练习,更加多多用功才是。”

二小点头,都记下了。

她松了口气,倒是还让个小不点给比下去了,刚一抬头,就看不远处她娘和于景正笑嘻嘻的往这边看。

“你爹说隔三差五就往家里去个信,昨个去了信报平安,你们姐俩这两天再写写,争取三五天就家里稍一封信回去,要不然你爹和小小担心。”

她和二小点头,她娘特意这么一嘱咐,她倒是想起来当初她和小小来府城的时候,虽说信写的也勤,但远没有三五天就一封,想来她娘是整日都盼着来信的,所以这会出来,就多嘱咐了几句。

“娘,我们都记下了。”

往后出门,信要写的勤快些。

于景给置办的院子,真真当初和当初李婶子念叨的一个样。离于景的院子不远,几步路就到。院子很大,修整的也干干净净。大门很开阔,挂的牌匾写的是‘赵府’,还有副对联,很是大气。

看笔迹,倒像是先生的字。“小舅,你啥时候让先生给提的字,我咋不知道?”

“去年就带过来刻上了,寻思给你们个惊喜,就没告诉你。”于景笑,刚到门口,李叔从里头出来了,边上跟着玉林。

笑着见过,一行人院子里来了。

有果树、花草、空地;还养了鸡鸭、兔子;有条小狗,拴在院子里,颠颠的来回跑。

“公子也外头领回来一直猫,家里养着呢,但这猫爱躲,平日里不是上房就是爬树,不好见。”李婶子笑呵呵的一边带路一边和她娘两个念叨,“这个院子还没雇人,都是家里人自己张罗的。公子说怕不习惯,要不要雇人,等你们看好了,再说这个。”

“不用雇人,不用雇人,”她娘挺喜欢这院子,“这样就挺好,挺好。”

她也是不喜欢雇人的,一来府城这院子就是一年也住不了几日,平时看管,李叔多上点心就成,剩下的,他们娘三个就都能张罗。

做饭、种地、养花、种菜、又是喂鸡喂鸭的,要是这些活计有个人替她娘做了,她娘肯定是看不过去的,还是自己照料比较好。

“正好,今儿中午这里吃,我下厨,一会做饭,正好啊,咱都这里一处吃了。”

“英子养胎,这两天走动的多,就让她家里待着,好生养,不用过来了。剩下的咱几个,好好吃一顿。”她娘着忙,一边念叨着一边就要往厨房走,“我呀,就是操老的命,你看看,这才几天没碰着柴米油盐,手机痒痒的不行。”

“非得给一大桌子,吃个痛快,我才能闲的住。”

她娘去了后厨,李婶子跟着,于景领着她和二小院子里外又好个看,各处都看过,最后回了书房。

“小舅,你哪里弄的这么多的书啊?”

之前就听于景念叨过,说是在院子里折腾出个书房,这会刚一进去,看真切了,才发现何止是书房啊,整个屋子的书,看着比家里文渊阁的书还多呢。

“咋这么多啊!”

“都是随手买的,”于景伸手,从架子上拿下来一本,“知道你喜好,就多留意了些,遇到了,就带了回来。”

“攒来攒去这么些年,就堆了这么多。”

“小舅,你咋不给我带到家里呢?”

她接过于景递过来的一本,是个游记,翻开一两页,甚喜。

“往年给你带的还少啊?”于景笑,一边说一边拉着二小走到另一面架子跟前,“那一片都是你姐看的,这一片啊,往后你和你哥哥多看看。”

她跟着凑过去,这一片全是圣人的学问,文章诗词也是有好几个架子。

“小舅,你可真有本事。”

不但院子,就单单书房里这些书,在这个纸贵的朝代,也是得花费不少银子。于景不但买回来了,还都挑了各自的喜好,想来这些他本人也都看过,觉得他们能看的,才放在书房里的。

“小舅,我敢打赌,这些你都看过。”

“不算看过,就是都翻过。”

“这就成了。”

这些书,她是越看越欢喜,好些她也看过,但没看过的,还是多数。

“有些是我随手抄的,也都放在这里一份,你们到时候仔细看,看能看出我的字迹吗。”

“肯定能啊!”于景的字还是她教的,加上一直通信,肯定能看看出来。

于景想了想,“这个也是,瞒不了你。”

因为两个宅子离得近,于景还在这里给自己留了院子,更是要和他们一起搬过来住,她娘才同意这里住下。要不然,就是有院子,再喜欢,也是要和于景住一块的。

一个于府一个赵府,他们算是在府城安了家。

这次来,她娘没让知会府城的田家和梁家,所以两家也都没稍去消息。她娘说,他们就是乡野村妇,虽说当初两个少爷在乡下住过,往来是常理,但毕竟身份不同,还是不去打扰的好。

不去通知,她心里还是乐得见的,虽说理由不同。一来她年岁见长,正不好把握分寸,不知怎样以一个女子的身份,在府城,和两人继续往来。二来,她还是想要自由些,所以又穿回了男装,就更不知道怎么往来了。

府城,只来了一两日,她娘就忙碌起来了。开始打听,和大花还有英子。知道小道消息和府城大大小小夫人小姐的事,包的店铺里知道的多,她娘就开始早出晚归的多是待在铺子里。

看上性情好的姑娘,未出阁,岁数也合适的,她娘打听完,就默默的找了找了纸笔先记下:哪家哪户的,模样性情。